首页 >> 医药
卫生资格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内科/外科/妇产科 | 药士/师|主管药师 | 中药士/中药师/主管中药师 | 护士/护师/主管护师 | 初级药士/药师/主管药师 | 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药 >> 卫生资格 >> 护士/护师/主管护师
站内搜索:

2015年卫生资格《中级主管护师》强化讲义(24)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5-5-9

  汗法护理

  (1)表证者多有畏寒、恶风,应注意避风保暖。尤忌汗出当风,以防重感风寒而加重病情。

  (2)注意不可过汗:用汗法治疗外感热病时,要求达到汗出热退、脉静身凉,以周身微汗为度,不可过汗或久用。以防汗出过多,而耗伤津液。

  (3)助汗护理:凡方中单用桂枝发汗时,要求啜热粥或温服以助药力,若与麻黄、葛根同用时,则一般不需啜热粥。因药细宜助,药重不需助,其意乃在使汗出适度。

  (4)使用汗法,要注意因人、因时、因证而护。体质虚者,汗之宜缓,体质强壮,汗之可峻;暑天炎热,腠理开泄,汗之宜轻,冬邻严寒,腠天致密,汗之宜重;表虚证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属于轻汗,而表实证用麻黄汤发泄郁阳,则属峻汗。

  (5)对表证兼有风湿者,由于风湿互结,湿性重浊,粘滞不爽,须用数次微汗,以达祛风除湿之功效。

  (6)注意不可妄汗:凡淋家、疮家、亡血家和剧烈吐下之后均禁用汗法。

  (7)汗法用于表证时,忌用冷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法。以免因冷而致汗孔闭塞,汗不易出使邪无出路而入里化热成变证。

  手足口病护理

  手足口病又叫发疹性口腔炎,是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黏膜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由数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该病主要侵犯儿童,并有周期性流行的趋势。

  手足口病在1~2周内可自愈,不会留下后遗症,但也不是终身免疫。患病期间,只需对症治疗,多喝水,多吃清淡易于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口腔用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擦拭或漱口,外涂金霉素鱼肝油,同时服用抗病毒药物。

  症状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儿童尤其是婴幼儿身上,由肠道病毒传播的传染病,潜伏期为3~5天,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发热不高,约38℃左右,2天后口部出现疼痛性小水疱,四周绕以红晕,手足部位会出现米粒大小的水疱,数目不等。

  预防方法:

  1、保持空气流通。

  2、饭前、如厕后,以及处理被糞便沾污过的物品后洗手。

  3、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立即洗手。

  4、打喷嚏或咳嗽时要掩蓋口鼻,并妥善清理分泌物。

  5、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应常常彻底清洗。

  6、病童应留在家中,直至热度、红疹消退及水泡结痂。

  7、少到人群密集的地方。

  居家护理要点:

  1、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

  2、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

  3、口腔有糜烂,小儿吃东西困难时,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饭后漱口;

  4、局部可以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5、可以口服一些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2等;

  6、若小儿发热,也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卫生资格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卫生资格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