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会金融
经济师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初级经济师 | 中级经济师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财会金融 >> 经济师 >> 初级经济师
站内搜索:

2014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考试资料:法律事实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4-3-30

  法律事实

  任何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都要有法律事实的存在。

  法律事实,是指由法律规范所确定的,能够产生法律后果,即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情况。

  按照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标准,法律事实可以划分为两大类: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一)法律事件

  1含义:法律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定情况或者现象。

  2.种类:根据事件的起因可以分为绝对事件、相对事件。

  (1)由自然现象引起的事实又称绝对事件;

  例如: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不因人的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

  (2)由社会现象引起的事实又称相对事件。

  例如:爆发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虽属人的行为引起,但其出现在特定法律关系中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提示】事件的出现都是不以人们(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

  (二)法律行为

  1.含义:

  法律行为,是指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它是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最普遍的法律事实。

  【注意】出题时经常将法律事实、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结合在选择题中考查。

  2.法律行为的分类:

  (1)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应受惩罚的行为。

  【解释】不是只有合法行为可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

  【例题·分析题】会计于某在单位领导的授意下,将一张私自购入的空白发票填写金额后入账。分析会计于某与其单位领导的行为是否构成了法律行为。

  『正确答案』会计于某虚开发票入账的行为和其单位领导授意的行为均构成法律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也属于积极行为(作为)。

  (2)积极行为(作为)与消极行为(不作为)。消极行为,又称不作为,是指以消极的、抑制的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3)(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非表示行为,是指非经行为者意思表示而是基于某种事实状态即具有法律效果的行为,如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等。

  (4)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这是根据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所作的分类。单方行为,是指由法律主体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如遗嘱、行政命令等;多方行为,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方法律主体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如合同行为等。

  (5)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

  (6)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

  【例题·多选题】(2011年)下列各项中,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有( )。

  A.自然灾害

  B.公民死亡

  C.签订合同

  D.提起诉讼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事实。选项A和选项B属于法律事实中的法律事件;选项C和选项D是属于法律事实中的法律行为。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事实中的相对事件范围有( )。

  A.地震

  B.战争

  C.签订协议

  D.发行公司债券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事件中的相对事件。


经济师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经济师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