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行政能力测验 | 时政申论 | 面试 | 专业笔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时政申论
站内搜索:

2014上海公务员申论热点:莫让儿童沦为"屏幕之奴"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9-25

  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兴起,互联网触角无处不在,网上交友、购物、玩游戏,伴随“移动互联网”成长的孩子日渐养成“不移动”的生活方式。他们的课余生活仿佛是在电视、电脑、手机等不同屏幕间切换。(9月10日《深圳晚报》)

  据调查,4至6岁的城市儿童有一半会上网,当孩子们盯着各种电子产品的屏幕无法自拔,说我们的下一代将成为“屏幕上的一代”,似乎算不上是夸大之词。而在一些专家学者看来,“屏幕依赖”低龄化现象,很可能会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为阻碍他们正常成长和发展的不利因素。

  确实,“屏幕依赖”首先会对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一项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中国孩子每天户外活动不到1小时,大部分时间“宅”着;节假日超过一半的孩子在电视、电脑等各种屏幕前待2小时以上。而正处在长身体阶段的孩子,比成年人更需要运动,需要锻炼,当“宅男宅女”严重低龄化、幼龄化,对他们身体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教育部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肥胖和超重检出率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也在持续上升。这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功劳”,就要归之于“屏幕依赖”。

  而和“屏幕依赖”对少年儿童身体上造成的负面影响相比,更加严重的问题是心理上的影响。一旦他们因为过于迷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一有空闲就沉浸其中,那么就相当于在他们的周围形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和独立的世界,如此,他们的现实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会出现退化,这显然会给他们在未来适应和融入社会带来困扰和麻烦。

  与此同时,互联网带来“信息爆炸”的同时,也让各种信息碎片化、肤浅化、简单化,这对未成年人来说,一方面不利于他们养成主动思考、独立判断等良好思维习惯,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他们形成理性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对人正常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构成挑战。

  如何引导孩子有节制地使用各种移动终端产品,不沦为“屏幕之奴”,应该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广泛重视与关注。作为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对孩子接触和使用各种移动终端产品进行理性引导,减少和限制他们在各种电子屏幕前的时间;作为老师等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各种电子产品的同时,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比如出台管理规定,禁止中小学生在学校期间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国家公务员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班
课程名程 教师 课时 试听 购买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蔡金龙 8 试听 150元
申论(省级以上) 钟君 4 试听 100元
申论(市以下) 钟君 4 试听 100元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上辅导方案,点击进入
国家公务员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