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
卫生资格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内科/外科/妇产科 | 药士/师|主管药师 | 中药士/中药师/主管中药师 | 护士/护师/主管护师 | 初级药士/药师/主管药师 | 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药 >> 卫生资格 >> 护士/护师/主管护师
站内搜索:

初级护师考点: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护理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3-30
    一、术前护理
    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术前护理,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冠心病患者多伴有其他并发症,需常规检查血糖、肝肾功能等。
    2、大隐静脉将用做傍路,要避免损伤和炎性反应。选用上肢静脉作静脉注射,禁忌下肢静脉注射或滴注。
    3、备皮范围在体外循环备皮基础上,还应包括下肢自膝关节上三分之一至踝部。术前1d用 75%乙醇擦拭 3次,手术日晨 1次。
    二、术后护理
    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术后护理,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血细胞比容保持 30%左右,不宜太高,由于搭桥血管早期水肿,血液粘稠度不宜过高。
    2、早期注意高血压情况,血压过高会增加心脏的后负荷,适当应用扩血管药物。
    3、术后早期可适当用硝酸甘油,防止冠脉血管痉挛,改善血供。
    4、凡心脏泵患者,在应用主动脉内囊反搏机时,延长长舒张期,使冠状动脉血管得到足够的血供和氧供,应密切观察术侧下肢血供。
    5、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冠心病患者的血液粘滞度高,易发生深静脉栓塞。可轮流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回流。用弹力绷带扎紧术侧肢体,减少下肢水肿。
    6、术后需抗凝治疗3~6个月。
    三、健康指导
    1、饮食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低脂易消化食物。
    2、适当活动,以不感到劳累为宜。
    3、取下肢静脉搭桥的患肢应穿弹力袜,有利于侧支循环形成,减少肿胀。
    4、保持良好心情,不宜激动。
    摘自上海卫生局编着《护理常规》
    四、术后护理补充
    1、维持循环稳定
    (1)合理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IABP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灌注,解除心绞痛及保护左心室功能。近几年来,应用到心内直视手术后的低心排综合征,LVEF<40%的病人 。
    (2)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常规用心肌正性肌力药物多 巴胺、多巴酚丁胺等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排量。由于硝普钠可降低冠状动脉灌注压,增 加非缺血区血流,使缺血区血流进一步减少,因此不作常规使用,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 为确保冠状动脉灌注,防止冠状动脉痉挛,术后早期使用硝酸甘油,用量按体重 (kg)×0.3计算,以维持平均动脉压(MAP)9.5~12kPa,血压平稳后逐渐减量至停用。
    2、呼吸道管理
    本组8例术后均使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12~36 h,平均保留气管插管24 h 。在使用呼吸机时,视患者血气分析值、肺功能等选择潮气量、吸呼比、吸入氧浓度及呼吸 频率。听诊双肺呼吸音后及时吸痰,吸痰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缺氧。患者病情稳定、试停用 呼吸机后血气值正常、肌张力恢复,遵医嘱拔管。拔管后即给予口腔护理,面罩给氧。如拔管后因喉头水肿,痰较多且粘稠,行超声雾化吸入后痰液稀释,协助其排痰,痰 液减少。
    3、抗凝治疗的护理
    在CABG术后抗血栓治疗非常必要。有临床研究报道证实抗血小板药物,尤其是阿斯匹林 在CABG术后防止血栓形成,维持旁路血管通畅方面是有效的。 抗凝治疗从术后第2 天开始,本组病例服用阿斯匹林剂量为150~300 mg,3次/d。同时,每 天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根据PT值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若PT值高于正常值的1.5~2倍( 18~24 s),活动度在35%左右为宜;若PT值高于正常值的1.3倍(<16 s),或活动度>40 %时,可加服潘生丁;若PT值高于正常值的2.5倍(>30 s),或活动度<25%时,应减少抗凝 药剂量。另外,还应密切注意有无牙龈出血,皮下瘀斑。本组无1例有出血迹象。
    4、预防和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
    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保持血清钾在4.0~4.5 mmol/L,注意补充镁、钙。另外,及时发现并处理有潜在危险的异常心律,如多源性室性早搏,呈二联律、三联律,一旦发现,立即 请医师处理。
    5、密切监测肾功能
    术后记录尿量,尿量应>30 ml/h;定时测CVP,保持在0.6~1.2 kPa内,防止低容量性 低心排,并观察外周循环情况。

卫生资格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卫生资格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