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
造价工程师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 | 管理基础理论与法规 |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 |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 |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建筑 >> 造价工程师 >> 管理基础理论与法规
站内搜索:

造价师法规辅导:编制施工预算书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3-29
    施工企业不同于其它生产性企业,其产品为建筑产品,且随设计图纸变化而无统一标准,导致其生产的非标准化,一个施工企业可能在存续期间都不会生产两个相同的产品,再加上建筑产品所需材料成千上万,因此制造成本(以下称成本)管理也就显得无序可循,更重要的是没有一个可靠的成本控制标准,虽然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存在诸多困难,但并不等于成本无法控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将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一同讨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编制施工预算书。
    这是成本管理的前提条件,是成本控制的依据,一部科学的预算书,决定了成本控制的好坏,但目前多数施工预算仅是各种数据的汇总,只适合对项目进行宏观控制,对过程生产却起不到指导作用。
    因此,施工预算需要改进,分部编制的预算对成本控制才有指导意义,比如要建一栋住宅楼,预算书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基础部分(包括临时建筑),要详细列明为完成基础所需的一切项目,包括材料的种类、数量、人工、机械、周转材料等信息,以明细到每个工作面为原则。
    2。主体部分,此部分内容最为复杂,需要根据实际施工部位的先后顺序编制预算,要分出每层的梁、柱、板、围护结构所需的各种材料、人工、机械、周转材料等数量,如基础以上部分为标准层,只需计算一层即可,反之,需重新计算。
    3。装修部分,要列明每一部位所需材料、人工、机械等信息,比如,对于抹灰工程,需列明所需水泥、砂、石等与抹灰有关的材料数量、种类,列明所需机械的种类及数量。
    4。水电安装部分,如上所述,列明各部位所需材料、人工、机械等的信息。
    总之,施工预算的编制以“按施工程序,明细到部位”为原则。第一阶段的完成,为施工生产制定了标准成本,同时又为成本控制提供了依据。因其根据实际施工程序,按部位编制,具有很强的对比性,能够将可能发生的成本隐患,控制在最小的工作面,降低了大面失控的可能性。有了成本控制依据,即可进入第二阶段。

造价工程师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造价工程师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