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3-28
21.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这一结论依据是( )理论。 A.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 B.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 C.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 D.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 【答案】C.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的资源不同,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22.假设政府购买性支出为100亿元,若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购买性支出乘数为( )。 A.-4 B.1 C.5 D.8 【答案】:C.本题考查购买性支出乘数的计算。购买性支出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5。参见教材 23.离散系数比标准差更适用于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这是因为离散系数( )。 A.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B.不受数据差异程度的影响 C.不受变量值水平或计量单位的影响 D.计算更简单 【答案】C.极差、标准差和方差等都是反映数据分散程度的绝对值,其数值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变量值本身水平高低的影响,另一方面会受到不同计量单位的影响。因此对于平均水平不同或计量单位不同的不同组别的变量值,是不能用极差、标准差和方差等测度值来直接比较变量的离散程度的。离散系数,与它们不同,消除了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测度值的影响,更适用于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24.由于手中的一票对于选举结果无足轻重,即使拥有必要的信息,选民也不愿意投入精力和时间,他们不会好好利用这些信息。这指的是政府失灵表现中的( )现象。 A.选民“理性的无知” B.选民“理性非理性” C.选民“非理性的理性” D.选民“非理性的无知” 【答案】B.选民“理性的无知”和“理性的无理性”是政府失灵的常见表现。所谓“理性的无知”是指理性的选民由于不希望自己的一票能够影响选举的结果,因而没有动力花费时间和成本去搜索有关选举的信息。“理性的非理性”是指,正是由于手中的一票对于选举结果无足轻重,即使拥有必要的信息,选民也不愿意投入精力和时间,他们不会好好利用这些信息。这导致选民往往胡乱投下自己那神圣的一票,根本没有正确表达自己的偏好,何谈政府根据选民的偏好来有效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呢? 25下列各项,既包含在M2又包含在M1中的是( )。 A.银行活期存款 B.定期存款 C.储蓄存款 D.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答案】A.按照我国目前货币层次的划分,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而M1=M0+银行活期存款,故该题应选A。 26.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是( )。 A. 直方图 B.条形图 C.折线图 D.圆饼图 【答案】A.直方图是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条形图与直方图不同,它是用条形的长度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是固定的;而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 27.“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这是( )。 A. 发展速度 B.增长速 C.平均发展速度 D.平均增长速度 【答案】D.题干中的8%是“十一五”期间(共五年)年增长率的一个平均值,所以是平均增长速度。 28.传统理论认为,( )将缩小市场范围,加大金融中介的规模。 A.交易成本的减少 B.交易成本的增加 C.信息不对称的改善 D.计算机和电信技术的进步 【答案】:B.交易成本的增加将缩小市场范围,加大金融中介的规模。参见教材P150 29.企业可将不拥有所有权但能实际控制的资产视为自己的资产,这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 )。 A.谨慎性 B.相关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重要性 【答案】C.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虽然法律上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较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满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收益,所以,从经济实质上,企业拥有该资产的实际控制权,在会计核算上就将其视为企业的资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依据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作出决策。 30.下列会计处理原则中,属于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的是( )。 A.实质重于形式 B.历史成本原则 C.会计主体 D.货币计量 【答案】B.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原则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