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3-28
11.当代社会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模式是()。 A.诸法不分,刑、民合一 B.民商法主导模式 C.行政法主导模式 D.民商法、经济法主导,环境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等辅助模式 【答案】D 12. 某造纸厂在其生产过程中,向附近的河流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并因此导致了附近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但该厂又不对附近种粮农民进行相应的赔偿。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 A.生产的外部经济 B.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C.消费的外部经济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答案】B.所谓外部不经济就是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人或其他企业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如果这种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生产者则被称为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13.购买汽车保险之后,开车粗心大意导致更多事故发生,这种情况属于市场失灵原因的哪一种()。 A. 垄断 B.信息不对称 C.外部性 D.公共产品 【答案】B.购买汽车保险后开车不小心导致交通事故频发,这是道德风险的体现,属于信息不对称的范畴。 14.整个行业只有唯一供给者的市场结构指的是()。 A.完全垄断市场 B.完全竞争市场 C.寡头垄断市场 D.垄断竞争市场 【答案】:A 15.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制度属于( )。 A.自发的浮动汇率制度 B.自发的固定汇率制度 C.人为的浮动汇率制度 D.人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答案】B.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是自发的固定汇率制度。在1880--1914年这一国际金本位的黄金时期,铸币平价是各国汇率的决定基础,黄金输送点是汇率变动的上下限 16.总可变成本曲线是( )。 A.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B.从原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的 C.与横轴平行的一条直线 D.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答案】:B.总可变成本是从原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的。总成本曲线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总固定成本曲线是与横轴平行的一条直线。只有B正确。参见教材P24。 1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进行产量决策时的依据是( ) A.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 B.边际成本不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 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的原则 D.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的原则 【答案】:A.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进行产量决策时的依据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参见教材P29 18.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在于( )。 A.生产者数量的多少 B.产品是否具有差别性 C.消费者数量的多少 D.进入障碍的大小 【答案】B.产品具有差别性是垄断竞争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最主要的区别。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虽然属于同一大类,但却具有一定的差别性。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垄断竞争市场中,生产者可以对价格有一定程度的控制,而不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 19.能够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调查方式是( )。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所有非全面调查 【答案】B [解析]抽样调查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调查方式和方法,它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故本题应选B。 20.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是( )。 A.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 B.消费函数大于储蓄函数 C.消费函数小于储蓄函数 D.消费函数恒等于储蓄函数 【答案】A。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是等于收入。这就是说,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中的一个确立,另一个也随之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