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
建筑师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试题库 | 一建试题库 | 二建试题库 | 复习指导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建筑 >> 建筑师 >> 复习指导(建筑)
站内搜索:

2013建筑师辅导:公共建筑的技术问题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2-25
    公共建筑的技术问题
    建筑空间和体形的构成要以一定的工程技术条件作为手段。建筑的空间要求和建筑技术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选择技术形式时要满足功能要求,符合经济原则。
    (一)公共建筑与结构技术
    公共建筑常用的三种结构形式:墙承重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
    1.墙承重结构
    常为砖砌墙体、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梁板跨度不大,承重墙平面呈矩形网格布置,适用于房间不大,层数不多的建筑(如学校、办公楼、医院)。结构特点:内墙和外墙起到分隔建筑空间和支撑上部结构重量的双重作用。
    其承重墙要尽量均匀、交圈,上下层对齐,洞口大小有限,墙体高厚比要合理,大房间在上,小房间在下。
    2.框架结构
    承重与非承重构件分工明确,空间处理灵活,适用于高层或空间组合复杂的建筑。
    3.空间结构(大跨度结构)
    充分发挥材料性能,提供中间无柱的巨大空间,满足特殊的使用要求。
    经常使用的有拱形、空间网架、悬索结构、空间薄壁、充气薄膜等。
    实例:法国巴黎工业展览馆、意大利罗马奥运会体育馆。
    现代大跨度结构与古代的拱或穹隆相比具有极大优越性,主要表现如下:
    (1)跨度大;
    (2)矢高小;
    (3)厚度薄,自重轻;
    (4)平面形式多样。

建筑师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建筑师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