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
建筑师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试题库 | 一建试题库 | 二建试题库 | 复习指导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建筑 >> 建筑师 >> 复习指导(建筑)
站内搜索:

2013建筑师辅导:环境心理学、生态与科学与持续建筑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2-25
    一、绪言
    环境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
    1.把环境一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
    2.强调环境一行为关系是一种交互作用关系;
    3.几乎所有的研究课题都以实际问题为取向,即都计划用来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其 基础理论和内容都直接城市网于实际研究;
    4.具有浓厚的多学科性质。涵盖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规划与设计、环境保护、人文地理学、文化人类学、生态学等多门学科;
    5.以现场研究为主,采用来自多学科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折中研究方法。
    二、环境知觉理论
    1.格式塔知觉理论
    2.生态知觉理论
    3.概率知觉理论。
    三、环境认知和认知地图
    人在物质环境中活动,必须为自身定位和寻址,并在行动之前理解环境所包含的意义。人识别和理解环境有赖于在记忆中重现空间环境的形象。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称为“意象”或“表象”,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被称为“认知地图”。“认知地图”是格式塔心理学的术语。美国城市规划专家凯文?林奇提出城市认知地图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即:路径、标志、节点、区域和边界。认知地图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自己和环境的关系,确定目标的空间方位、距离,寻找到达目标的路径,并可建立起个人对环境的安全感和控制感。
    知地图还是人们接受新环境信息的基础。一个城市有着大多数人公认的重要元素,它们构成城市的公共意象,亦即公共的认知地图。清晰的城市公共认知地图,有助于市民的公共活动和社会交往。认知地图的研究方法虽受到个人绘图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局限,还受到样本城市网的影响,但是简便易行,具有形象、直观的优点,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使用者对环境的记忆与评价,其有效性与可靠性已获得广泛认可,并得到推广应用。
    研究环境一行为关系的理论 

[本文共有 3 页,当前是第 1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建筑师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建筑师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