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2-18
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根据病程分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气管和支气管粘膜因感染,物理、化学刺激以及变态反应所致的炎性改变。本病多发生在冬季或气候交换季节。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主要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祛痰、止咳、解痉、平喘和增强体质。常见护理问题有:①清理呼吸道无效;②睡眠型态紊乱;③有感染的危险。 清理呼吸道无效 [相关因素] 疲乏,咳嗽无力及无效咳嗽。 痰液过多,痰液粘稠。 年老体弱。 [主要表现] 咳嗽,咳痰,痰液粘稠。 精神差,焦虑不安,疲乏无力。 [护理目标] 病人咳嗽减轻,痰液变稀,易咳出且量少,保持呼吸道通畅。 能正确进行有效咳嗽。 [护理措施] 观察痰的颜色、性状、量、气味及其咳嗽的频率、程度等。 遵医嘱留取新鲜痰标本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使用抗生素。 指导并鼓励病人有效地咳痰,必要时吸痰。 使用一次性痰杯,随时将痰液倾倒。 鼓励病人多饮水,以维持病人足够的液体入量;同时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充足的能量。 排痰前、后进行口腔护理,以保持口腔清洁。 指导病人采用引流,促进排痰,如协助翻身、拍背、行深呼吸后用力咳嗽、咳痰。 必要时遵医使用超声雾化和蒸气吸入,湿化呼吸道,促进痰液排出。 [重点评价] 病人有无咳嗽,以及能否有效地将痰咳出。 睡眠型态紊乱 [相关因素] 咳嗽、咳痰频繁。 环境刺激。 [主要表现] 主诉休息不好,睡后易醒。 咳嗽、咳痰。 [护理目标] 病人咳嗽,咳痰减轻,能安静入睡,休息时间延长。 病人能明白疾病对睡眠的影响,以及促进睡眠的方法。 [护理措施] 观察病人日常的睡眠型态,以及扰乱睡眼的相关因素。 提供有助于病人入睡的休息环境,避免大声喧哗,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关闭门窗,拉上窗帘。 指导病人学会促进睡眠或入睡的方式,如睡前泡脚、听音乐、看书报等。 有计划地安排护理活动和治疗,尽量减少对病人睡眠的干扰。 缓解咳嗽、咳痰,给予舒适的体位,有利于呼吸和排痰,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受阻。 必要时睡前遵医嘱使用抗炎、止咳、祛痰、平喘解痉药,减少咳嗽对睡眠的影响。[重点评价] 记录病人的睡眠状态。 有感染的危险 [相关因素] 痰液潴留。 呼吸道防御系统受损。 [主要表现] 体温升高,37.5℃以上。 白细胞数升高。 咳嗽、咳痰加剧,痰液粘稠且有脓性分泌物,或痰呈黄色或黄绿色、呼吸困难。 [护理目标] 病人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 未发生感染。 [护理措施]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日定时通风2次,每次15-30min,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温度控制在20-22℃,湿度为50%-70%。 鼓励病人有效地咳嗽,及时咳出痰液及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痰液潴留。 接触病人前要洗手,并限制探视,减少感染因素。 给病人进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同时多饮水,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毒物排泄。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并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 必要时给予超声雾化,刺激痰液排出。 仔细观察病人的体温变化及肺部感染表现。 [重点评价] 痰液的改变。 听诊肺部呼吸音有无异常。罗音可提示肺部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