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
护士资格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基础护理学 | 中医护理学 | 临床护理学 | CGFNS | 社区护理 | 心理护理 | 护理管理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药 >> 护士资格 >> 临床护理学
站内搜索:

护士资格考试辅导: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护理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2-16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如下:
    一、一般护理
    病室的温度与湿度要保持恒定,室温以24℃~26℃,湿度以65%为宜,患儿的体位要适当,由产伤引起的颅内出血患儿常伴有头颅血肿,因此要抬高床头,根据产伤的部位,采取不压迫患儿头部血肿或产瘤的平卧位,患儿头应偏向健侧以防压伤,患儿在出生时,多有程度不同的窒息,经抢救恢复自主呼吸后,要防止吸入分泌物再次发生窒息。吸痰动作要轻柔,吸痰管插入鼻或口腔时要轻,慢慢转动吸痰管方向,边退边吸,切忌动作粗暴。注意为患儿保暖是维持患儿正常体温,保持机体最低耗氧量的必要条件。其方法是在患儿身体周围放置水温为50℃的热水袋。测体温时将温度计置于患儿腹部皮肤上,这样既便于操作,又可避免了输液、换尿布等操作时测量体温的干扰,保暖箱保暖效果虽好,但由于进行护理时需多次开关,常易惊动患儿,故较少采用。
    二、要保持病室的安静
    护理治疗要集中,动作要轻,尽量少移动患儿,新入院患儿应免晨间护理,可先将其头部血迹用生理盐水棉球轻轻擦干净,待其病情稳定,精神食欲好转后,再酌情给予处理。注射、服药、换尿布、喂奶及嗓音(包括电话铃声)的刺激,都会引起患儿血氧暂时下降,应特别注意。尽量保留静脉输液通道,并将所需输液量在24h内平均输入,严格控制其速度,以3~4滴/min为宜(约每分钟0.2ml),减轻脑水肿。在患儿不断抽搐时,要给予镇静药物,一般常用安定、水合氯醛等。使用时要注意记录用药剂量、时间及效果。
    三、给氧
    提高患儿血氧浓度,对改善其脑细胞缺氧的状况十分重要。因新生儿鼻孔小,鼻黏膜柔嫩易损伤,为避免鼻导管对鼻黏膜的刺激,我们采用漏斗式低浓度给氧法。使用时应注意漏斗上缘要靠近鼻孔,方可保证氧的吸入,给氧浓度为25%~29%。当患儿面色苍白,口周发细时持续给氧,病情好转后可改为间断给氧至停止给氧。
    四、喂奶
    新生儿胃容量小,消化功能差,喂奶应少量多次、温度适宜。若喂奶困难时,可用鼻饲喂奶。这样既可保证入量,又能减轻对患儿的刺激,喂奶时常需从几滴开始,慢慢增加奶量,若用奶瓶喂奶,有时患儿吸吮1~2口奶后就需要休息一下,因此哺喂时要细致、耐心,喂奶时要注意观察,防止呕吐及窒息。

护士资格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护士资格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